站长圈

  • # 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规模化养殖技术
  • 泥鳅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鲤形目,鲤亚目,鳅科,泥鳅属。世界上有泥鳅十多种,通常供养殖的主要是真泥鳅。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,普遍分布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各地河川、沟渠、水田、池塘、湖泊及水库等水域中。是主要的淡水经济鱼
  • 2019-11-09 14:05 333
  • # 泥鳅的反季节养殖技术要点
  • 在塑料大棚水泥池中,实行反季节养殖泥鳅,特别是在元旦、春节期间销售价格高时上市,差价在每公斤3—5元,效益相当可观。现将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: 建池条件依各自庭院而定,水泥池面积以100-150平方米为宜。养鳅池建成地上式、地下式、
  • 2019-11-09 14:03 221
  • # 泥鳅养殖病害预防6要素
  • 近年来,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捕捞强度加大等原因,导致泥鳅的天然资源减少,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看好。由于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,且多为静水状态,水质容易恶化。因此,在病害预防方面,应注意科学合理投喂与施肥
  • 2019-11-09 14:02 263
  • # 泥鳅苗种培育管理技术要点
  • 鳅苗破膜后暂养在网箱内,每10万尾投喂熟蛋黄1个,一天2—3次,待其能充分自由活动后下池培育。其培育技术要点如下:   一、苗池整理  选择面积小的水泥池或土壤,并在水泥池底铺10—15厘米厚的肥泥,用清水浸泡冲洗数次后每平方米用生
  • 2019-11-09 14:00 312
  • # 分完全自然繁殖和半自然繁殖两种方法。
  • 完全自然繁殖:又叫诱集繁殖,是利用泥鳅的自然资源,人工诱集其产卵群体并获得受精卵的方法。采用此法时,首先在产卵季节,利用泥鳅的产卵习性,即喜在岸边的水草丛中产卵,相应地选择环境僻静的水草区,先在浅水处投施2筐草木灰,然后在
  • 2019-11-09 13:59 279
  • # 泥鳅苗种培育关键技术
  • 一、育苗场选址。育苗场地要求选在避风向阳、光照充足的地方。育苗池面积20-50平方米,池埂高出水面40厘米,池埂坡度60-70度,池深80-100厘米,池底铺腐殖土20厘米左右,进水口高出水面20厘米,排水口用120目密眼网纱遮挡,排水口设在池沟
  • 2019-11-09 13:58 277
  • # 池塘高密度养鳅技术
  • 池塘泥鳅高效养殖模式就是利用泥鳅独有的生理特性,在池塘进行高密度养殖。它易于管理、发病率低、饵料来源广、经济效益高。目前在荆州、黄石、武汉等地均有养殖,目前处于养殖摸索阶段,但养殖前景较为看好。 技术要点及参数: 1、泥鳅养
  • 2019-11-09 13:56 297
  • # 泥鳅的人工养殖及诱捕技术
  • 泥鳅不仅是高蛋白、低脂肪的一种美昧佳肴,还有补血益气、壮阳利尿等药用价值。不仅为国内各地消费者所喜欢,还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,多年来价格一直看好。 一、苗种繁育 1.亲鱼选择。泥鳅一般2冬龄(经过2个冬天)可达性成熟。性成
  • 2019-11-09 13:55 308
  • # 泥鳅高密度高效养殖技术
  • 泥鳅,肉质细嫩,营养价值很高,为出口品种,主要出口到日本和韩国。 一、场址选择和养殖池的建造。养殖场应尽可能做到水源可靠、水质清新无污染、灌排水方便。土质应选择中性、微酸性的黏质土壤或沙壤土。另外需阳光充足,交通便利,确保
  • 2019-11-09 13:53 349
  • # 泥鳅的善逃逸性和夜食性
  • ( 1 )善逃逸 泥鳅很善于逃跑。春、夏季节雨水较多,当池水涨满或者池壁被水冲出缝隙时,泥鳅会在一夜之间全部逃光,尤其是在水位上涨时会从鳅池的进出水口逃走。因此,养泥鳅时务必加强防逃的管理。检查进出水口防逃设施是否有堵塞现象,
  • 2019-11-09 13:52 347
资讯正文页右侧广告
底部广告
网站首页  |   关于我们  |   广告合作  |   联系我们  |   隐私条款  |   免责声明  |   网站地图
CopyRight 2014-2024 站长圈 | ICP证:粤ICP备16065033号-15
联系客服
技术咨询 售前小郑 客服明明 联系客服
0769-33314958
手机版

扫一扫进手机版
返回顶部